加密貨幣宜投資還是投機?
蔡明都:加密貨幣宜投資還是投機?
【明報專訊】2008年是近代歷史非常關鍵的一年,因為美國房貸泡沫爆破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當年1月股票市場開始下滑,10月時任總統布殊呼籲國會立即通過《經濟穩定緊急法》(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sation Act),身處其中的國民都深深體會傳統金融體制的漏洞弊處。正值最低迷消極的經濟環境中,一套創新的電子貸幣(e-cash)支付系統方案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密碼學政策戰略郵件討論群組出現,這份只有8頁紙12個章節的論文,從此顛覆了全球金融經濟網絡系統的思維模式。
先理解生成原理 各有價值特色
這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貨幣系統〉論文於2008年10月31日發表,自此一大群電腦金融專家開始加入研究,衍生更多種類的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ies)。現今市場上共有超過17,000類加密貨幣,比較有流通量的加密貨幣大約有800類,市值曾達至高峰的2.6萬億美元。如果以一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來比擬,加密貨幣的總市值相等於中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1.5%,對比全球也佔2%。
面對這種新興的數位資產,投資者不可只看歷史回報與風險等因素,因為每類加密貨幣的形成背後總有一個發行機構,可能是一家寂寂無開的科創公司,也可能是有跨國企業品牌支持的商品數位化代幣。所以評估加密貨幣要考慮發行貨幣背後的前因後果、架構原理、市場功能、經濟周期、後續發展等多方面的因素。
加密貨幣趨多元化
要投資加密貨幣,我建議先花點時間明瞭其生成的架構原理,方能理解其價值是否可靠並持續增長。加密貨幣的元祖是比特幣,其設計是基於把每項交易紀錄與時間標戳加密順序寫入網絡的數據區塊,而把區塊接駁並加密的過程是由公開網絡上的電腦節點完成,所以每次完成加密都會把一小部分的交易金額轉給協助加密的電腦系統,正因為全部交易加密過程都以互聯網上的點對點網絡完成,加密過程都公開地廣播,不用依賴中央結算的模式,這個架構的設計被喻為顛覆傳統體制的去中心化模型,也是區塊鏈技術專有的特色。
雖然加密貨幣種類繁多,但離不開兩種產生過程:以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及以持有量證明(Proof of Stake)。比特幣的區塊鏈設計是以工作量證明來生成幣值,但這種方式相對更消耗能源及時間較長,所以有另一位先驅者Sunny King開發了以共識機制來取代工作量證明,既能保持加密安全及準確度,也節省運算時間降低器材及能源消耗。詳情可參考論文〈點點幣:以持有量證明的點對點加密貨幣〉(2012年8月19日)。
加密貨幣泛指在區塊鏈架構平台上以支付及收取款項為主要運作的一類資產,而加密代幣(Crypto Tokens)是指在區塊鏈架構平台上運作的一款代碼,主要是用以產生及執行一些去中心化的應用,例如智慧型合約。另類加密貨幣(Altcoins)則是承接比特幣的普及而衍生的另一類加密貨幣,產生貨幣的過程是以持有量證明為主,通常都具有支付及收取款項的功能,但這些非主流加密貨幣通常難以普及,都是因為供應與需求的關係。參考現時的市值排行榜,加密貨幣是由比特幣、以太幣、泰達幣(USDT)及幣安幣(BNB)主導,市值合共1.2266萬億美元,佔全數的72%。
供需關係 非主流加密貨幣難普及
代幣經濟學(Tokenomics)主要以加密貨幣的供求回報等因素來分析投資潛力,包括貨幣/代幣的供應及流通量、實際用途、能否為持有者帶來被動收入、群體信念、自製需求。比特幣的供應曲線限制供應量不多於2100萬枚,發行速度也規範每4年減半,現在已有90%的供應在流通(約1900枚)。流通量大、多人持有,理論上應可作長期資產配置,但最近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發布最新的研究指出,首10,000個比特幣帳戶合共持有500萬枚比特幣,相當於流通量的27%,而且持續「挖礦生產」比特幣的礦場規模很大,50個礦場已控制五成的挖礦生產力,九成的挖礦生產力由一成的礦場擁有,似乎人為操控供應的風險仍然存在。
因為加密貨幣是以區塊鏈技術打造出來的,我們還可從科技發展周期來分析。借助Gartner的技術成熟度曲線(Hype Curve),自2015年中開始,加密貨幣和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已跌入幻滅的低谷(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而火熱中的NFT剛好在過度預期的峰頂(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徘徊好一段日子。面對各方面的數據,加密貨幣是適宜投資還是投機的工具,大家請憑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及信念來自行判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