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無專在 學無止境

理無專在 學無止境

「初創企業起步靠點子,但長期營運要靠財務」,這是我以財務經理及總監身份的深切體驗。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小型地產發展及代理業務擔任財務經理。除了日常的財務會計入帳紀錄及報告外,還需要與銀行洽談土地建築的融資貸款安排。若果當時沒有得到銀行的融資,根本就不可能啟動整個建築工程項目。

上文提到師父崔先生介紹我入職的工作其實是在一家香港成衣跟單貿易行(garment merchandiser)當財務經理。成衣跟單是香港八十至九十年代盛行的一門生意,因為在七十年代末內地改革開放的經濟政策,吸引了很多港商到內地設廠生產成衣。這股港資工廠北移的經濟現象維持了好一段時間,直至有一家在內地港資的製衣廠發生火災,相關責任追究的訴訟令一眾中小型港商紛紛把工廠股份轉讓給內地的合夥人或高層員工(即是廠長),然後把業務由以往的一條龍在內地生產的工廠模式變成只為外國客戶跟進生產訂單並把生產工序外判給自己以前擁有過的工廠。

這種跟單貿易模式其實也是一手包辦了整個成衣製造過程,由樣品製作、物料及輔料採購、質量監控、到付運至目的地的全部工序。客戶通常都會要求具競爭力的報價,報價前最關鍵的是如何精準地預測每張訂單的資金流出入的時間及金額。若要爭取把一張訂單的利潤賺到最多,跟單貿易行可以向材料供應商提供墊款訂金,以折扣價錢採購布料及輔料。能夠運籌帷幄,財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精確計算單位成本,增加出價的競爭力。掌握資金流量,進出有序,把握預付折扣優惠。

在金融服務創新的學術定義,金融科技被劃分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區塊鏈(Blockchain)、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和大數據(Big Data)四大範疇。在商業應用埸景上,我認為有關財務管理的幾個範疇能夠不斷與資訊科技配合,也可以算是金融科技的實務分類,包括記帳管理、收支渠道、客戶信貸、催收延付。

想當年(1994年)的會計記帳還是用紙筆記錄,電腦會計系統只是剛剛起步。一套在磁碟作業系統(DOS)背景下運作的視窗3.1介面的貿易操作系統能把採購、跟單、付運、會計系統集於一身,便要索價20多萬港元。在沒有對外連線上網的年代,可供30台電腦在內聯網運作的軟硬件投資實在所費不菲。我很慶幸當時能參與構建整個電腦系統,由籌劃、採購、訓練同事、操作、產生不同的會計報告,特別是為每張訂單計算成本及盈虧的會計報告,這些工作經驗都啟發了我對資訊科技的濃厚興趣,奠定了我對未來事業與人生的發展方向。「理無專在,學無止境」,只有不斷進步吸收新知識,才能突破傳統面對未來新機遇。

 

原文連結: CTgood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