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道德使命與可持續發展目標

最近在LinkedIn看見一段短視頻,六位外籍人士一起唱着Elton John名曲《Sorry Seems To Be The Hardest Word》,然而標題卻是「40 under 40 (years in jail)」。視頻主角有些是較為人熟悉的年輕創業家,例如Elizabeth Holmes(Theranos)及 Sam Bankman Fried(FTX),另外兩位是 Caroline Ellison(Alameda Research)及Martin Shkreli(Turing Pharmaceuticals)。Elizabeth及Martin因為欺詐及證券違規而入獄,Caroline 因為與 Sam是情侶而把企業的資金私下借給FTX,令Alameda Research旗下100家企業破產。當環球大企業都侃侃而談ESG,但卻忽略了新興市場的企業管治,作為科創投資人又是社會企業先導者,我想藉此專欄闡釋企業道德與管治的箇中原理與關聯性。

為社會謀福祉才是企業存在意義

社會的形成是源於有人類群居聚眾,因而產生互助互補的分工協作活動。古人以交換農畜產品收成來支援社區成長、有工匠擅長建屋開路、也有斬柴賣炭開發運輸工具等各種人才,發展成為生活必需品的行業。以物易物制度不能持久運作,因為要等待合適交換對象是非常不靈活,能達至合時的配對有很大的困難。而且剩餘的食物因為未能及時交換而腐爛,不能把價值儲存是一大誘因促成貨幣系統的形成,以一個標準的物料來作為貨品交易的單位。古人以玉石、稀有金屬、寶石等來做交易單位、後來形成以銀及金來鑄造貨幣,繼而以銀號擔當結算發行銀票。有了健全的貨幣系統,社會活動發展變得更多元化,不單是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因聚居而衍生更複雜層次的需求如文化教育等。

詳細闡述這個社會經濟及貨幣發展的歷史,是要說明金錢的角色只是儲存價值及作為交易的單位而已。金錢回報是為了讓企業可以持續運作,繼續向其顧客提供服務或產品,為他們帶來滿足感或解決生活上的難題。以此邏輯推論,任何企業根本不應以賺錢為目的,正如我們作為人類「活着不是單靠食物」,賺錢只是一種手段,為社會謀福祉才是人類啟蒙時得道的意義。

這大條道理雖為世人所明白,但市場經濟現實是另一回事。戴潔瑩(Agnes Tai)於60歲後花了五年時間研修博士學位,她的論文以「碳風險會否影響股價」為研究方向,以專家啟發(expert elicitation)及回歸分析法(regression analysis)分析香港的股票價格與投資者的可持續發展的取向,結論是環球機構投資者傾向對碳風險偏高的投資對象索求懲罰性的股價折讓,反之很少以正面方式鼓勵那些對環境保育有良好表現的上市企業。看來機構投資者都仍是以金錢回報來招攬背後股東的資金,在金錢回報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取捨兩難下,始終不能夠過於樂觀。

近期盛大金禧的公告讓大家反省人性本惡的誅心事實,但筆者仍相信大部份創辦人的創業故事,都是希望滿足客人的需要。就好像飲食業界的老闆們,能夠烹調出最美味又健康恰當的食物是他們的初心。他們從經營一個店舖,慢慢拓展至全香港甚至亞洲食肆連鎖網絡。如果企業的初心不變,承傳的下一代管理層都應該會延續其使命。但是飲食行業競爭大,行家為了生存而不斷創新求變開源節流,管理層也因面對股東壓力而在營利與產品服務質素上進退兩難。面對現實的殘酷,捨棄初心追求利潤變成永續的動力。

要保持初心,我推薦向Reza Hoshmand教授與鍾普洋倡導的「服務型領袖精神」(Service Leadership)原理學習。縱使東西方的道德倫理觀念略有不同,但有些涉及人際互動的守則是可以共同遵守,一些守則漸漸演變成倫理道德,例如:好人的特質、公平行為。當中服務型領袖精神有以下三個重點:能力才幹(Competence)= 把事情做對;品格行為(Character)= 做對的事情;關心動機(Care)= 以對的動機做事情。

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的課程除了傳授金融、科技、金融加科技等知識,還着重商業道德倫理應用為必須修讀科目。全新課程預期在2023年第二季度推出,敬請密切關注。

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

[蔡明都 金科育律]

原文連結: 明報